家庭飲食篇

食物衛生常識

  食物衛生問題經常會在香港出現,例如超級市場冰鮮豬肉、牛肉、海魚含有大腸桿菌超出標準,入口的冰鮮雞含有沙門士菌,鳳爪、魚蛋加工食品含有化學成份超出標準限量,或者美國入口雪糕裡的李司特菌超標,有時蔬菜含有過量農藥引致市民中毒事件,魚生、生蠔等引致中毒性腸胃炎等等事故。還以為是「食得是福」,原來也可以是禍,其實「禍從口入」大多數是因為人們忽略了食物衛生的重要性。
  食物衛生是甚麼?最顯淺的解釋就是清潔的食物,但事實上不單如此,而是吃的食物要清潔,還要吃得安全。食了受感染的食物,小則腹瀉、嘔吐、發熱,腸胃不適,大則可以引發甲型肝炎,更甚者可致命。受污染或感染的食物可分為三類:細菌性、化學性及外物性。
  細菌性是由食物受細菌感染。最普遍的細菌性食物中毒包括:大腸桿菌、沙門士菌、金黃葡萄球菌、李司特菌及「食肉」弧菌。
  最容易受大腸桿菌所感染的要算是食水、牛肉及牛奶。沙門士菌大多數於家禽或雞蛋里發現。金黃色葡萄球菌於奶品類或含奶品高蛋白食物,例如:蛋撻或布甸等;像金黃色葡萄球菌,李司特菌同樣喜歡於奶品打滾,無論是芝士或是朱古力奶也可發現;最後「食肉」弧菌多滋生於海產食物,例如:生蠔、魚生等。
  除了細菌性的食物中毒最為常見外,化學性的也經常發生,所謂化學性是指食物受化學物質所污染如農藥,毒菜便是常見的例子,而這些化學物對身體有極大的損害。
  其次食物污染比較頻密的可算是外物性,所謂外物性污染包括頭髮、釘書釘、沙石、螺絲、線、蛋殼或膠袋等。其厲害比其餘兩者可能較輕,大概是由於外物通常能及早被發現而不至吃進肚子里。
  不管是那一種食物中毒,最基本的預防方法是多注意衛生及使用正確食物處理方法。蔬菜及肉類要清洗乾淨及徹底煮熟才進食,進食前要清潔雙手那樣便可以吃得開心又健康。
  「食飯前,先洗手。」還以為是幼稚園課題。原來也可以一生受用,皆因它是個人衛生的基本一環,也是確保食物衛生最有效的方法。沒有蓋好的燒臘熟食物表面是滿佈肉眼未必看得見的塵埃沙粒,在客人挑選過程中,燒臘食品可能受顧客未清洗的手(可能先前接觸過市場上其他物品如生豬肉、魚、牛肉成雞鵝等)觸摸後而更不潔,再由身兼數職的店員,處理熟食之餘,還負上收銀找贖的工作。可想到那店員的一雙手先後分別接觸過潔具,潔布、金錢繼而美味的燒臘食品。而顧客們卻不以為然,取之進食。就這樣,肚子除了填滿了燒臘食品外,還有沙塵、污塵及細菌呢。其實,要享用安全的燒臘並不困難,只須將買回來的燒臘蓋好,存於置雪櫃直至吃時加熱至攝氏六十度,便可安心享用了。
  以下概括了正確食物處理的重點。
1) 食物要在可靠的店舖購買。 2) 凡與食物有接觸的東西,都應經徹底清潔及消毒。
3) 享用食物時,要注意熟食的食物應維持於攝氏六十度或以上,冷吃的食物於攝氏四度或以下。 4) 食物不應保存太久,以免滋長細菌。
  食物衛生常識多一點,加上實際行動配合,那麼「吃得是福」和健康便得以保障。

趙生健康網編輯室
2013年6月27日

請注意:

本網站由醫師所提供的藥方,僅給讀者參考。如果讀者正在服食其他藥物,或身患其他疾病,更須經註冊中醫/西醫同意才可服用。我們恕不負上任何責任。

趙生健康網 謹啟

頂部目錄添加收藏